提到元宵节,全国各地放花是必不可少的。但最想说的还是灯与吃面口袋。
元宵节在小时候是我非常期待的,每到正月十五家家都蒸灯与面口袋。那时农村没有电,小孩子都是挑着用蜡照明的纸糊灯笼,大一些的就端用面蒸成酒盅似的灯。还有一种龙灯,也是非常重要的灯。就是用面捏出一个盘形,放上一个面做的龙,蒸熟后倒入食用油,火柴杆裹上棉花为灯芯点燃。这个龙灯都是放在粮囤上,由于灯芯是棉质的很容易形成灯花,据说灯花越大来年收成越好。面口袋就是油卷做成象过去装粮食的布袋的形状。男孩子吃了它就会长的膀大腰圆,能干力气活。总而言之,这些习俗都是长辈对生活的美好愿望,渴盼过上好日子。
随着社会发展,电力的普及。老一辈的愿望基本都实现了,每到元宵节五颜六色的灯光艳照人,小孩子也挑着各试各样的电池灯照明。汤圆也成了家家必备美食,年轻人各其口味,至于我来说什么口味的都无所谓的。
元宵节时你在做什么?感觉如何?说一说自己小时候怎么过的元宵节吧:
还记得小时候过元宵节,碗里的汤圆没吃几个就飞速地跑出家门,再喊上几个朋友就跑到村北的庙里,不为别的,只为能够及时地抢到烟花放完后的筒子。当时没有功夫去赏烟花的美丽,只是想着如何在烟放完那一瞬间就把筒子抢到手里,毕竟虎视眈眈的不只我们这一帮子,还有其他竞争对手呢,稍慢一点就没了。
庙会放完烟花就开始个人放烟花啦,村里放烟花的没几家,除非遇上喜事或者是家里条件不错的。村大街中心的那一户人家是最有势力的,每年都会放。
依稀记得那时候的烟花格外的漂亮,有的烟花像流星一样,有的炸开之后还要噼里啪啦的再炸一次,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天空,还有的像龙一样的烟花,不知是不是自己的幻想,因为再也没有见过了。
抢到手的烟花筒子有一个重要的用途,就是里面填满庙会里的蜡烛,点着之后举在手里,疯一样的在街上晃悠着,这就好比是十五的灯笼。因为男孩子基本上都不会手里挑着灯笼,只有小娃娃或者女孩子才会那样做。
等玩完就趁着月明回家了,一路上各家各户门前都会点有蜡烛,意外地给晚回家的孩子照亮了路,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格外的有趣。
虽然现在的元宵节形式越来越多,但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了。这份回忆亦是不错的,不定时还可以再翻翻!